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日韩首页 她的“丧偶式婚姻”为什么不被同情?

她的“丧偶式婚姻”为什么不被同情?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动态、参与线下活动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闲聊)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叶子姚

《再见爱人5》来了。

我看完了第一期节目,想先说说三对夫妻里,“差距”最大的一对,邓莎和路行。

两人相差19岁,婚龄13年,一个是演员,一个是上市公司老板。当年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儿子十二岁了。

节目刚一开播,他们的言论就引发热议,直接先占领了流量高地。

邓莎控诉自己是“丧偶式婚姻”。独自育儿,男方不管家事。

不知道孩子报了什么补习班,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去演出。对家庭唯一的贡献就是交学费。

而路行直言,女方在这段关系里最大的贡献,就是“生儿子”。

在一起十多年,邓莎不知道路行到底有多少资产。

畏畏缩缩地当面提问,却只得到一个“你不配听懂”的回答。

路行对邓莎的职业认知是,“演什么宫女和丫鬟之类的”。

说的是事实,但语言组织里,藏不住男方对女方事业发展的不屑与漠视。

两个人目前几乎分居生活,分别住在两套房子,路行基本周末才回家。

他们关系冷漠疏离,连儿子都说:“你们俩不吵架,但也不说话

丧偶式育儿,大男子主义等等热词,这些年基本拎出来一个都能给男性一拳。

但这一次,“婚姻里的孤独者”邓莎,却并没有获得一边倒的同情。

昨天热搜里有一个与路行有关,但与婚姻态度无关的词条,路行曾行贿国有企业领导。

这个是法院判决书里的表述,和什么网传没一毛钱关系,这就是坐实了。

行贿受贿绝非寻常八卦谈资,而是严重破坏社会公平的违法行为,侵蚀公信力根基,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毒瘤。

路行的后路堪忧,综艺无法洗白。

但我们今天探讨的不单纯是路行,而是这一类“霸总”,和“娇妻”的真实情感模式。

事实上,这应该是路行意料之中的事,所以一开播,他已经辞去了上市公司董事的职位。

在这里我先划一个重点,天天琢磨西装三件套搭配、给女人提供情绪价值、混迹时尚场合的霸总,偶像剧里才有。

所有现实中的霸总,都活在刀尖舔血的世界,其中的权力斗争之激烈,生死存亡之暗黑,不到了法制新闻那一步,不足为外人道。

路行那种绝对的权力上位者姿态,包括对家庭的供养,他拥有的社会资源,说难听点,是他用随时陨落悬崖的风险、用命换来的。

钱是好花,但轻松去花的人,从来闻不到背后透着的血腥味。

《再见爱人》里,邓莎吐槽两人结婚十几年来从未一起旅行。

路行说:“我看过的世界,她还没看过

很多人只听到浪漫,觉得是,那些很多人期许的辽阔世界,他都见过,体验过了。

我理解是:“你没有见过的,还有那些永远不能公开说的黑暗

这就是上位者拿到社会强势资源的基本代价。

邓莎,红楼梦中人选秀出道,作为演员,参演过《美人心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延禧攻略》《尚食》等等爆款。

但全部作为配角,都是女N号。

客观说,没有这档综艺,在行业就是查无此人,她的商业价值,基本只能去做些直播卖货,才能得到足够的生活费。

因为在今天的影视寒冬,大部分小配角,为了流量,为了机会,都是求着上戏,钱没有的。

我为什么很残忍地先说这部分,社会资源,因为综艺会掩盖很多本质问题,但那些词不达意含糊暧昧的“感情问题”背后,说到底,全部都是各自资源的匹配失衡。

邓莎说,在二十出头正拼事业的年纪,意外地成为一个母亲,一定程度上对事业是有影响的。

但婚后,其实她并没有退圈,一直在演戏,也演话剧,并非全职太太,全职带娃。

今年还有新剧要播。

路行从来没有限制邓莎的职业自由,只是在女演员这条赛道上,她始终不火,是事实。

已经58岁的路行,曾在银行系统工作近二十年,是创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名下有100多家公司,曾经历过婚姻。

在问题来了,现实中的“霸总 娇妻”模式,只要霸总不塌房,的分崩离析,谁更承受不了代价、无法维持眼下的生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邓莎反复强调的,是希望路行能多参与孩子教育和家庭生活。

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是能增加路行对这个家庭付出“沉没成本”的唯一方式。

邓莎即便全职在家养孩子,路行也并不推崇和肯定她的认知高度。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两个人其实是有分歧的。邓莎强调陪伴、上补习班,路行看重对孩子认知的引领。

他说:“孩子的成长,不是靠出门旅行几次就完成了的。”

本质上,作为父母,两个人对于教育的站位不同。

邓莎的思路更偏向中产家长的培养诉求,路行的角度是一个继承者的养成。

路行在镜头前没有说邓莎一句好,但几乎每一句输出,都在展示两人之间的认知差,和婚姻关系中的权力关系。

对于邓莎为生孩子牺牲事业的说法,他说,那是概率事件,你可以说生养孩子牺牲了事业,但其实并不是你不生养孩子,你的事业就一定能达到什么程度。

而且,有失必有得。

对于邓莎想要更多陪伴的诉求,他说,但生活都是排除法,哪有优选法。

对于婚姻关系,他认为,就是分工明确,大家各尽其职。

(还不小心跟最近热播剧《许我荣耀》撞上台词了。看来剧里剧外,霸道总裁的真实想法如出一辙)

有些话,不好听,但很真实,也很现实。

坐在嘉宾室的胡彦斌真的人间清醒,他这段发言值得女性多次默写,总结就是:“路行那些非常不讨好的答案,是真实的

综艺也许会有剧本,但人性不会,人性只有趋利避害。

大家该问的问题不是这两口子要做什么调整和改变,而是,邓莎来这个节目,到底想得到什么?

真的是自己口口声声说的“孩子教育参与”、“对自己的陪伴”、“一起种花”吗?

年近四十岁的邓莎,状态很好,保养得宜,甚至依然保有少女情态,没有被生活琐碎压力磋磨的痕迹。

用网友的话说:一看就是不用操劳。

邓莎有工作自由,有陪伴孩子长大的时间和物质自由,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自由,比如家中养了六条狗,比如喜欢园艺设计。

2018年,还带着儿子参加了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儿子很圈粉,此后这些年,很多网友都是看着孩子云长大。

残酷点说,她获取优渥生活、获取流量的所有底层逻辑,几乎都是婚姻给予的。

这个道理,她从做出明确选择,嫁给几乎可以当自己爸爸的男人,她比今天读这篇文章的每个读者,都懂。

看一个人的底色,永远不要看他/她说了什么,要看他/她做了什么。

一个二十岁尚未开始吃奋斗的苦,就已经过上很多人“理想生活”的女人,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傻白甜。

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

邓莎给路行送过唯一的礼物,是一个表盒。

被问到,这个礼物你喜欢吗?

路行说,只能喜欢,因为别无他选。

还有一个细节,路行说邓莎:“她的需求比狗有优先级,也比我的需求有优先级

看到他们的状态,我常常想到,上一期《再见爱人》的葛夕。

与葛夕的“冷脸洗内裤”相比,朋友们,邓莎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啊,“只付出示弱和天真,拿到实打实的男人的供养”

这才是情绪稳定活在自己世界的女性,眼泪也好,种花也罢,都只是方法论。

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头,邓莎上节目,想得到什么?

我的答案是,挽救他们的疏离,确立自己的位置。

一周发一次信息的状态,两个人各住一套房的事实,可以想象,这段关系里,不论是事业上的帮助,还是情绪上的支撑,邓莎并没有给到对方。

但她没有给的东西,霸总就不需要了吗?霸总只是选择性,不需要她提供的。

作为成年人,路行一周就回一次家,读者们不会真的觉得,只是忙事业,然后在酒店苦练英语口语吧?

并不想污名化路行,只想说明,霸总们的私生活,失控感是极强的。

邓莎把两个人的矛盾公诸于众,一来是为自己的流量铺路,二来是最好的官宣——

老路是有孩子有老婆的人,这一点,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路行邓莎的疏离是注定的。

不单纯是因为老夫老妻激情退却,不单纯是因为男方年纪已大岁月蹉跎,而是“爱情”,或者说能够恒温的感情,只会发生在双方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

在这对关系的天平上,男方放上财富、认知、资源,而女方,是青春和一个儿子。

男人都善于“计算”,在已然倾斜的天平上,如何期待他还会继续放上时间、专一和忠诚?

想想即使张家辉关咏荷这对恩爱夫妻,“绝世好男人”张家辉也是要在心里算账的。

被问到有没有想过“鬼混”?

张家辉直接坦言:“当然有啊,怎么会没有,但是需要胆量才行。”

“别说我会怕失去老婆,破坏我的家庭,是连带我的事业,我的一切,这么辛苦建立的东西,就是为了一次鬼混,我的一切都要换掉?这笔账好像不太划算。我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路行,本质上,根本不怕失去邓莎。

从邓莎选择全然依附他的财富和资源,全然不计较他这么多年对待她的方式(简单说只给钱),这个结局几乎就注定了。

是邓莎在害怕,要一个以道德为名,公众的微博升堂。

这就是真实世界的规则。

关系的平等,来自尊重与制衡,它是爱的另一种解法。

最近,想要公众微博升堂的名人,好像有点多。

窦骁何超莲,从向太爆料在闹离婚开始,热搜一番一番轮着来,“窦骁8000万婚礼错付,女方一点资源不给”“曝窦骁不签婚前协议,吃相难看”“窦骁历任都是富豪女盘点”…

说真的,我早就看不到这段感情里,谁还在计较“爱得多爱得少”,说到底,大家都在计较“花得多花得少”

在经济下行时代,短暂荷尔蒙之后,关系首先是经济账这个事,会越来越露骨地被呈现。

邓莎应该庆幸,自己赶上了70后男人相对传统以及愿意对儿子负责的老派心理。

现在年轻男孩早就自己都不想要孩子,且盼着对方带资源了。

邓莎这般“雌竞赛道”的胜利者,从来都不会是纯纯恋爱脑,保真傻白甜。

她们早就看到了礼物背后的标价。

需要付出什么,舍弃什么,是了然于心的。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