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日韩首页 原创 《芭比》的大卖,是单纯挑起了性别对立,还是女性主义的高歌?

原创 《芭比》的大卖,是单纯挑起了性别对立,还是女性主义的高歌?

原标题:《芭比》的大卖,是单纯挑起了性别对立,还是女性主义的高歌?

2023年7月21日,华纳出品的真人电影《芭比》在中国内地上映,芭比作为一个诞生于1959的玩具IP,突然做起影视业务,可能不少人都会和我一样觉得一头雾水。

“芭比公主不是小时候的动画电影吗?”

“玩具公司的电影能有什么看头?”

《芭比》电影的粉红世界梦幻而美好,华纳对这部电影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剧中的影棚都是实体搭建,制作时曾因用掉大量粉色油漆一度造成粉色油漆的短缺。

但《芭比》在国内热度高居不下,在北美接连拿下票房冠军,根据中国电影报8月16日发布的相关数据,上映近一月的《芭比》仍在票房首位,市场已经告诉了所有人,《芭比》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芭比IP起源于1959年美泰公司创始人露丝·汉德勒,在看到女儿芭芭拉的换装纸娃娃后萌生了“做一个仿真少女娃娃”的想法,她将德国的“莉莉”娃娃改编,以青春靓丽的姿态呈现,于是,1959年的这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芭比娃娃。

世界上第一个芭比娃娃形象,身着经典的斑马条纹泳衣

要说起露丝·汉德勒成功的原因,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她也确实站在了时代风口。

进入20世纪,美国的玩具市场商业化开始,玩具商人吉尔伯特独占鳌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玩具都承载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玩具形象大多以婴幼儿为主,儿童们需要“照顾”他们的玩具宝宝,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

吉尔伯特公司甚至推出过尿布玩具、核能玩具(核能玩具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内含真正的剧毒放射性物质,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玩具”)

(核能玩具实拍,售价高达五十美元)

汉德勒让玩具娃娃的形象由婴幼儿变成了少女,这一创意颠覆了儿童对待玩具的玩耍逻辑,玩具形象从“被照顾的”变为“被崇拜的”、“被憧憬的” ,芭比也成为了每个女孩想成为的理想模样。

芭比娃娃的一系列玩具热卖,让美泰公司坐上了玩具界的头把交椅。

美泰公司出品了一系列芭比娃娃,如宇航员芭比,医生芭比,消防员芭比等等。

这些职业芭比都在各行各业里有着出色的表现,和现实中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截然不同,这样与众不同的娃娃们曾一度风靡全球,据权威机构统计,平均一个美国女孩拥有十个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成为女孩们梦寐以求的玩具之一;但实际上,你所求的美梦,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芭比娃娃作为仿真人偶,所穿所戴所用都可仿真打造,设定繁多,这些皆是美泰公司赚钱的筹码。标榜独立的芭比娃娃隐藏在消费主义的羽翼之下,不论多么独立闪耀的芭比都要活在美泰公司的市场报表和销量统计中;这也成为了“粉红消费”的雏形之一。

《芭比》真人电影上映后,无数品牌随机响应,快时尚服装品牌Zara 出品的一系列“芭比粉”的衣服套装,名创优品做了几十件粉色周边商品,“粉色潮”难掩消费主义本质,但却依然有无数女孩愿意为此买单。

所以不管过了多久,芭比这一IP和消费主义是紧密相关的,这点毋庸置疑。

《芭比》的票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男女性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电影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口碑呈两极分化态势。

从票房数据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问题不出在“芭比”身上,而是出在“肯”身上,说起男女口碑反差极大的地方,极具代表性的就是韩国观众的反应。

《芭比》在韩国上映时海报换掉了有争议的海报,因为海报标语上的“She’s everything ,he’s just ken .”《芭比》在韩国男性群体中的评分一度跌至6分左右。

《芭比》成功抓住了女性市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争议。芭比真的挑起了性别对立吗?电影里对待肯的种种,是否真的让男性破防?

让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电影内容中,芭比世界的每个主要职位都是芭比,芭比可以是总统,可以是医生,可以是诺贝尔的获奖者;而每一个肯,都仅仅是芭比的男朋友。

就像电影旁白说得那样“芭比的每一天都过得超级棒,而肯只有在芭比看他一眼的时候才觉得一天很棒!”

他们是芭比的附庸,是芭比的挂件,他们的自我价值需要得到芭比们的认可。甚至从现实世界回到芭比世界的肯,把父权散播出去,也只是为了得到芭比的认可。

部分男性之所以破防,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不恰恰是因为这和现实截然相反吗?芭比来到现实世界,被男人们“凝视”,被“厌女”情绪影响,被世人冒犯的评价。

现实世界的女性在外貌和能力上或多或少的需要得到男性认可,亦如要得到芭比认可的肯。

我们必须时刻做到无可挑剔可事与愿违 我们又总是一错再错
你必须瘦 又不能太瘦你不能说自己想瘦你得说
你是为了健康所以不得不逼着自己瘦你要有钱 但是不能张口要钱
否则就是俗
你要往上爬 但不能靠手腕
要有领导力 但不能压制别人的想法
你必须喜欢当妈妈
但不能整天把孩子挂在嘴上
你要有自己的事业
但同时 你得把身边的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如果男人干了荒唐事 就是女人的问题 这很离谱
可如果你公之于众 他们就骂你是怨妇
你要为男人而美
但不能过度 让男人有非分之想
或者让女人有危机感
因为要想融入女人圈 就不能过于突出
你必须懂得感恩
但是别忘了系统是受操控的
你要想办法接受同时还要心存感激你永远不能变老永远不能失态永远不能炫耀永远不能自私
永远不能消沉 不能失败 不能胆怯
永远不能离经叛道这太困难了 处处都是矛盾
而且绝对不会有人奖励你或感谢你到了最后 你不但做错了所有事而且所有的错都怪在你头上

以上是电影中最长的,也最让我为之动容的一段台词。这个世界其实赋予了我们很多标签,标签一旦被贴上,很难撕下来。

《芭比》则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标签这么难撕,那不如我们把标签贴满整个世界!

抱着这样破釜沉舟的心态,芭比的世界里充满了标签。粉色为女性专属,蓝色为男性专属,芭比就像是脱离现实的完美小人,所以芭比不能接受自己的脚跟落地,不能接受自己长出橘皮组织,甚至不能感受悲伤,想到死亡。

因为现实中的女性在被外貌审判着,思想控制着,所以芭比世界的芭比也在被控制着,芭比可能仅仅是个玩偶,但我看到的是女性的一生。无数女性在外貌焦虑着,在期盼着获得他人认可。

电影中最让我意外的情节是芭比说“我和肯都没有性器官。”抛去最关键的男女之别,我们依旧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男性和女性,这不就是社会标签化的具象体现吗?

电影最后其实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经典芭比去询问怪人芭比自己要不要去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时,怪人芭比说:“你无需得到任何人首肯,你只需获得自己的认可即可。”

或许每个女孩都曾喜欢过粉色,也曾讨厌过粉色;我们向往着芭比的自由美丽,也厌恶着被打上粉红标签的自己。

当60多年的经典芭比形象再次出现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想到那个拿着芭比娃娃就能无比开心的年纪;再次穿上粉红色,不是为了更像芭比,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芭比脱去玩偶的外衣,抛去性别的差异,依然在努力告诉我们: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正如电影中说得那样:

“芭比可以是任何角色,女孩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