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预测总票房18亿,开局不利的《封神》逆袭成功了?
搜狐娱乐专稿(山今/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低开高走了。
上映首日,《封神》的预测总票房仅15亿;上映第二天,开心麻花喜剧《超能一家人》分走36.8%的排片,日票房比《封神》高两千多万。
《封神》预测总票房一度下降到12亿,它背后的主控方北京文化也在这一天遭遇跌停。
但经过周末的口碑发酵,《封神》开始高走,评分上涨,日票房连续两天过亿,预测总票房也达到了18亿。
这个成绩或许算不上暑期档爆款,也未达到网传的回本线,但《封神》已经找到属于它的观众。
01 为何开局不利?
很多观众对《封神》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史诗三部曲、国产奇幻、积压多年,它完美契合了观众对奇幻烂片的刻板印象。
这或许不是《封神》的错。
早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热钱时代,大量烂片已经把观众对国产奇幻电影的支持与热情消耗殆尽。
2021年上映的积压片《图兰朵》,《甄嬛传》导演郑晓龙执导,豆瓣3.1分;2018年上映的《阿修罗》,自称大投资、大制作,喜提豆瓣3分,上映三天就宣布撤档。
诸如此类的国产奇幻大片还有号称1.5亿投资的3分片《爵迹》,5亿投资的3分片《封神传奇》,至今查无此片的《人鱼帝国》《日月人鱼》等。
尽管上映当天,《封神》就用7.7分证明了自己,但口碑并没有撬动市场。在豆瓣高分与《超能一家人》的衬托下,其预测总票房仅回到最初的15亿。
这是《封神》与时代的错位。如果没有积压这么久,它大概率会在国民IP、奇幻类型与高口碑的加持下,拿到更好的票房。可以参考的例子是乌尔善的前作《寻龙诀》,这部2015年上映的7分 特效奇幻片,3天卖了6亿,最终票房16.7亿。
《封神》开局不利的另一层原因或许在于类型与内容的错位。
在宣传前期,《封神》主打高规格的工业化。电影拍摄场地在青岛,占地500亩,是专门为了《封神》建的;片场最多有2800多人同时工作;海内外11个选角团花了一年多物色新人,被选中的新人需要提前6个月进组培训。
郭帆曾去《封神》剧组探班,看到如此庞大的剧组有条不紊地运行,他感慨那才是真正的电影工业化。
但冲着奇幻特效买票的观众,会发现《封神》并没有那么惊艳。
昆仑山众仙亮相的场景,抠图感明显;申公豹操控饕餮追姜子牙的大场面,CG感太重;结尾亮相的雷震子,被部分观众评价“页游广告的水平”……
奇幻元素在电影中的占比也不大。
第一部副标题是《朝歌风云》,重点在人类的斗争。哪吒、杨戬、雷震子、申公豹所代表的神仙阵营,只是点缀般地亮相,甚至有观众调侃“电影最好看的部分是闻仲与四大天王彩蛋”。
这个彩蛋所暗示的内容,才是更符合观众预期的奇幻大片——闻太师回朝,四大天王亮相,神仙斗法,怪力乱神。
换言之,《封神第一部》更接近具有莎翁感的古典戏剧,而非奇幻史诗。
另一方面,乌尔善启用了几乎全新人的主演阵容,黄渤、陈坤、夏雨等明星的戏份在第一部中并不多,费翔远离内娱许久,市场号召力也不算强劲。
失去主演带票房的优势,再加上内容与类型的错位,注定了《封神》更适合走口碑发酵的长线。
02 《封神》有机会成为爆款吗?
《封神》也确实凭借口碑开始逆袭。
越来越多的观众自发推荐这部电影,片中的CP同人二创、剧情细节解读等讨论逐渐发酵,戏里戏外的男色消费也助推了电影的话题度。
口碑的发酵反应在了票房上——《封神》不仅连续三日逆跌,预测票房也涨到了18亿。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观众。
只不过,还在抢救中的《封神》大概也难成档期爆款。
在改编过程中,乌尔善选择了一个永恒、普世的主题——父子关系。
导演对纣王的形象作了大幅改编。他不再是脸谱化的暴君,而是擅长欺骗、操控人心的野心家,也是所有质子的精神偶像。
姬发、殷郊等人发自真心地爱戴他、崇拜他、追随他。
正因为这种盲目的追随,姬发举报了亲生父亲姬昌谋反,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哥哥伯邑考的悲惨死亡。
在意识到“你爱爹,但爹只爱他自己”的残酷真相后,姬发选择杀死纣王。弑父行为背后,是一个精神偶像的坍塌,也是被洗脑少年的觉醒。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句出自姬昌之口的台词,成为了全片的题眼。
从服从到反抗,姬发的转变背后还带着些许对父权的批判与反思。尽管这种批判并不彻底,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好爸爸与坏爸爸”的道德选择,但在国产电影中,在神话改编电影中,此类主题与表达仍然少见、可贵。
这或许可以看做乌尔善的作者表达。在多个采访中,他都表示拍《封神演义》,即便没有这么多投资,也一定会保留这两组父子关系。
“其他那些东西我都可以放弃,这两个事件够极致,让我有很强地去表达和探究它的欲望。”
这是乌尔善的坚持,或许也是电影难成票房爆款的原因之一。父子话题与每个人都相关,但又没有那么相关,因为它并没有那么当下。
回顾今年暑期档的卖座片,爆款《消失的她》背后是性别与阶级议题;闷声发大财的《八角笼中》,讲的也是阶级。
追光目前最成功的作品《长安三万里》,预测票房已达19亿,背后仍然有关于阶级的讨论;靠口碑逆袭的《芭比》,是摆在明面上的女性主义电影。
被业内看好的《热烈》,街舞题材,聚焦当下年轻人,故事也涉及了阶级议题。这部电影大概率会对《封神》形成不小的冲击。
这些当下的话题天然带着社交属性,也构成了时代情绪与卖座密码,而《封神》走的是另一条路。
正如乌尔善在采访中回应的那样,他拍《封神》时并没有考虑加入社会话题,他追求永恒的故事,“讲的都是最本质的部分,不讲一些转瞬即逝的”。
导演能够坚持自己的表达是可贵的。或许正是因为观众能够辨别出这份用心与真诚,《封神》才有机会从地狱开局走到如今的逆袭局面。
它的低开高走也释放了良好的市场信号——当用心的制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观众是会发声的。《封神》如此,《芭比》也是如此。
观众没有放弃好电影,也希望创作者们不要放弃制作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