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孤注一掷》来了出用魔法打败魔法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8月7日凌晨,才进行完两天点映的《孤注一掷》宣布紧急提档8月8日公映。
即便今年暑期档竞争如此激烈,像《孤注一掷》一般点映到半截决定提档上映的仍属首次。而该片的这番动作,在犀牛君看来不仅是一次明智的乘胜追击,更是一波满分宣发动作。
有迹可循
什么片子才会选在周二首映?
在一周七天中,位于工作日中段的周二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犀牛君印象里,抛开情人节、七夕、六一这类特殊时间节点,往常也就只有部分引进片才敢如此坦然地选择周二这个首映日——结果还不一定是好的。
这次《孤注一掷》直接提档周二,自然是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
首先是成绩积累。
尽管总共才开了两天限定时段点映,但《孤注一掷》可是拿出了媲美正式公映的成绩。该片在8月5日和6日两天分别凭借1.71亿和2.17亿票房成绩高居当日票房冠军,上座率也达到了51.5%、46.9%的强悍水平。
来到周一后,仍处于点映阶段的《孤注一掷》已经跃居同日排片比例最高的项目,同时上座率及票房产出也稳稳领跑大盘。依托于如此优异的市场表现,该片点映总票房已经突破4.7亿元,轻松取代《八角笼中》成为中国影史点映总票房新一任冠军。
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孤注一掷》口碑发酵任务显然已经提前完成,再按照原计划点映下去其实也失去了原本的点映初衷。直接改道公映,完全在情理之中。
其次是点映所带来的争议。
在我们看来,这其实是导致《孤注一掷》提档的最主要契机。
在上个周末,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了大量关于“《孤注一掷》点映规模过大挤压其他项目排片、破坏行业规则”的负面声音。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负面评价其实无关于影片自身品质,但随着差评数量的积累,也切实影响到了影片辛苦积累下的优质前期热度及口碑。
这些反方声音的主要构成是支持其他同期影片的普通网友,其中不少人甚至并未观看过《孤注一掷》,只是依靠市场数据就开始对这部影片加以炮轰。伴随这种负面舆情的愈演愈烈,宣布提档,未尝不是一种片方的回应。
点映埋雷
今年暑期档哪里都好,唯独新片点映已经不止一次引发网友争论。
这件事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八角笼中》。
作为电影市场全面复苏的档期,今年暑期档聚集了大量重点项目。为从拥挤的档期中脱颖而出,大量新片都重新祭出点映大法。从提前一天到提前两周,从限定时段到限定特效厅,策略五花八门。其中周期最长、规模最大的《八角笼中》,正是因点映策略遭遇了网友的质疑。
《八角笼中》一共进行了三轮点映。首轮选在了端午档6月22日-6月24日三天的14点-21点,范围及场次数量都没有做限制。而随着首轮点映的结束,该片又紧接着追加了两轮更大规模的点映。其中二轮点映时间选在了6月29日12点-7月2日23点59分,三轮点映则是从7月3日0点-7月5日23点59分。
考虑到该片的公映时间为7月6日9点,后两轮持续全天不限量点映实际相当于提前一周公映。但片方不提档,公映日之前的放映就都被称作点映,一边继续堆积映前热度一边发酵口碑,顺道再打破个点映历史纪录,完全是依靠量变引起质变。
客观来说,如此点映策略的确在行业内史无前例,因此招致网友吐槽破坏行业规则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网友吵闹了一番过后,殊不知《八角笼中》只是个开头。后续的几部暑期档重点影片多多少少都开设了各类点映场,市场就这么大,好片又那么多,但凡哪一部新片点映成绩好点,挤压到了当周公映新片,就免不了被其他影片粉丝攻击。
尤其今年电影市场步入复苏快车道以来,大量优质项目集中投入市场,许多兴致高涨的观众们也纷纷化身“自来水”。在不少从业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电影观众“饭圈化”的趋势。或许也正因如此,《封神第一部》宣发才会被如此痛批一轮,而《八角笼中》《热烈》乃至现在的《孤注一掷》,也在正常的点映流程中不知不觉得罪了部分网友。
而且随着参与点映影片数量的增加,社交平台上关于影片点映策略的负面情绪也在积累,点映影片的受影响程度自然随之加深。
但就像很多从业者都认同的,点映一事其实很难界定所谓的行业规则。这种自主性极强的行为,需要片方、市场双方的双向奔赴才能成就。电影市场不是任何影片的一言堂,即便点映规模开得再大,没有各地基层影院的主动排片和观众主动入场,也换不来任何亮眼的数据。
当然,如果是一部体量雄厚自信满满的项目,如此率性压制市场的确不算“大局为重”。不过今年暑期档点映成绩亮眼的影片们显然并不在这一范畴之内。而作为同期项目,遭遇如此霸道的对手自然会心存不满,但点映的底层逻辑决定了这完全是市场选择,任何一方都无力扭转。
从数据上来看,尽管《孤注一掷》点映票房破了历史纪录,但考虑到该片只点映了不到三天时间,在场次规模和时间长度上其实并不是影史中最强的一部。
被骂成现在这样,纯属撞上了气头上的网友。
步步为营
所以《孤注一掷》的这一步提档,乍一看有些冒进,实则非常及时。
一方面,在点映热度风口乘胜追击,提前公映将放映规模进一步拉高,有助于《孤注一掷》一鼓作气创造良好首映开局;另一方面,在负面声音迅速高涨之时,以提档结束点映,某种程度上说亦是在根绝争议源,在舆情层面夺回主动权。
从点映变为公映,与同期项目回到同一条赛道竞速,网友们自然也就失了“扰乱行业规则”的话题抓手。这一招,回应得巧妙。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孤注一掷》之所以能玩得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影片已经提前拿到了点映影片最需要的热度、口碑甚至是票房。在观众观影热情高涨的暑期档之中,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周二,也足够继续释放《孤注一掷》的市场热度。
要知道,点映规模大如《八角笼中》,当时也是用了近半个月时间才积累到了如此成绩。撤档容易提档难,想用好这一招,门槛并不低。
而相比点映或提档策略本身,未来如何应对愈发诡谲莫测的观众舆情,想必更是令各家片方头大。